TheSky233's Blog

𝐴𝑛𝑑 𝑖𝑛 𝑡ℎ𝑎𝑡 𝑙𝑖𝑔ℎ𝑡...

0%

AFO / Catastrophe.

AFO / Catastrophe.

【Again From Origin】

直到考完 NOIP,听到「全体起立,背对电脑」的指令的时候,我的脑子里还是不敢相信一句话:结束了?

结束了。

从 2019 年的夏天开始,这一场持续了五年的梦,也该有个尽头。
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对学习 OI 感兴趣,记得刚学 OI 的时候甚至对着信息学奥赛一本通把上面的代码都一份一份打到 Dev-C++ 上,看到一份代码能运行当时确实是很纯粹的快乐。

随后就是一年的沉淀和 2020 CSP-J,是第一次考 J 组,经验不够,考场上错误估计了时间复杂度导致只拿了 2=,165。

在这一年的 CSP 结束后,我才正式开始接触「洛谷」这个网站,并在初一的一年里刷了不少题,也接触了许多算法,从一开始只会 dfs / bfs 到后来学会了一点点贪心,dp 和其他简单数据结构。

还记得当时在初中的机房里,几个人打开洛谷各自刷题,即使题目难度并不高,但那真的是一段值得纪念的美好时光。

很快,CSP-J 2021 来了。当时其实也去考了 S 组初赛,但是少了几分没过。复赛花了太多时间冲 T2 了,最后不但没冲出来而且 T3 签到题模拟送的分也没拿。不过 T1 感谢 CCF 用脚造的数据让一个假的二分答案过了,170。还比前一年多了 5 分,不禁有点讽刺。

这之后才让我认识到「考场策略」和「码力」的重要性。也就是在这年 CSP 之后注册了 AtCoder 和 Codeforces,陆陆续续地也打了几场比赛,但是 CF 迟迟不能上青,可能也是跟个人思维量不足有关吧。

初二不知不觉也过去了。结束的那个暑假是整个机房人最全的一段时间,怀念。这两个月也是我疯狂在洛谷刷题的日子。一个月干掉一百多题,后来再也没实现过这种创举了。

这个暑假还去南京集训了一段时间,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。

接着是初三。即使是中考的压力还是没搁置 OI。考了 S 组,过了。初赛 76 分。拿了整个机房的 rk1。考完的那一个月真的就是把 whk 放掉在打 OI。虽然最后因为疫情的阻碍还是没能去成 CSP-S 的复赛,可能这就是命运吧。

记得那个星期六的上午面对着窗外发了好一会呆,想象自己如果能去成 CSP-S 会是什么样。

也是那一年,许多学长学姐都退役了,或许是因为 whk 压力,或许是因为疫情又浪费了一年想及时止损。不管怎么说,我们是现役最大的一届了。

2022 年的 CSP 结束后就很长一段时间没碰过 OI 了。可能直到中考结束才回到 OI 生活中。

这期间许多生活中的朋友都选择了一条和我不同的路,去了另一所高中,包括我最好的朋友。

转眼时间就来到了 2023 的暑假。这个暑假先是去 YZ 参加了夏令营,然后又回学校上了半个月的课,这两个月是我 OI 复建的两个月。在夏令营最后一天做的模拟赛卷冲到了全场 rk11。感觉自己好像从一场虚幻不实的梦境里逐渐清醒。图论,dp,贪心,线段树,ST 表,莫队,分块,双指针,单调队列 / 栈,平衡树,LCT,左偏树,筛,Miller-Rabin,数论分块,pbds,模拟,并查集,等等词语逐渐从脑海里浮现出清晰的形状。这之后又会学校打了几场模拟赛,概率 dp 等神仙算法的出现又使我认清了自己的现实。

2023 CSP-S 初赛。

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去的。毕竟两年没坐上 OI 考场了,没过就实打实的 AFO 了。进考场,出考场。洛谷首页 cz 的帖子就映入了眼帘。对了一下,六十多分。

当时就觉得完了完了。上有道 xtl 又测了下,显示晋级分数线 70+。可能我的 OI 就到此为止了吧。

但是最后分数线反而只有 52.5,又给我逃过去了。

接下来复赛前的一个月反而是没怎么看 OI。只是在考前前一两天板刷了所有模板,随便练了几道思维。

2023 CSP-S 复赛。

大模拟还是缺少码力。2021 年的教训又忘了。考前一个小时我和同机房的人还在调侃 CCF 不会出大模拟吧,一语成谶。成功地把题目看错。65 ← 0。这个分数,估计是寄了。不仅 T3 没写出来 T4 的链的部分分还写挂了。不如写个搜索还能骗点分,我是什么品种的 sb。

回去之后基本上每天都能在洛谷讨论区发现讨论蓝勾分数线 135+ 的帖子,当时还挺激动的,但是后来想想我即使有蓝勾里面也全是暴力的水分,就释然挺多了。

2023 NOIP。

这是最后一场 OI 比赛了。我不断提醒着自己,不能挂分,能写的分就写了。不管结果如何努力了就好。

考完的一天之后在 xtl 上又看了下,一分没挂,写的分都拿到了。100 + 40 + 10 + 36 = 186。是我所有 OI 正式赛里面挂的分最少了的。估计是没有 1= 了。

看了下 cz 发的 csv,洛谷估分 196,大概在全国排 25% 左右。

官测 186。

  • update:JS 1= 分数线 168,没想到这么低

结束了。

引用 @Aw顿顿 写下的一段话,

很抱歉,是时候说再见了

我已经悄悄离开了 OI,正如不经告别就离开了你们。

我现在需要努力学习文化课了,竞赛的重心也会转向数学竞赛。其实从一开始,我曾经有许多的优势、先手资源和机会,但如今,身边的朋友依然超过了我。或许这再次证明,OI 并不是我人生最佳的选项。

但我依然很满足,OI 填充了我初中的三年,让我成熟了许多,也让我逐渐意识到:我们正在做的,正是寻找适合自己的爱好,寻找能相处得来的人,努力过自己喜欢的生活。曾经的过去都像胶卷放映,不会重来;总之,如此的复杂和无言都会蒙上回忆的滤镜,显得美好而引人怀念。

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,正如人生无处不相逢。

告别加重了重逢的重量,于是,我愿意相信我们的再次遇见。我将时时期待着。



面对高一实验班的高强度 whk 环境和班主任并不太支持搞 OI 的态度,我此刻也不得不说出一直不想说出的三个字母,AFO。

AFO 代表什么?Away From OI?当然。但又为什么不能是 Again From Origin,从头开始其他竞赛生活,正如四年前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 Dev-C++ 写下第一个程序一样。

最后,AFO 并不代表 Away,也许只是 Apart。以后还会时不时地上洛谷看看的,也和所有曾经在 OI 路上给予我帮助的人说一声再见,也祝你们在今后的 OI 生涯中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。

最后的最后,以我 2023 NOIP 考场上的代码的第一行给 OI 做一个收尾吧。

1
// The story unfolds.